5月28日,为加强交流协作,凝聚各方共识,在省经信厅、市人民政府指导下,市经信局、高新区管委会、锦江区人民政府正式召开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峰会现场,四川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宣布揭牌,成都市正式进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双轮驱动”的新发展阶段。
此次会议齐聚工信部科技司司长刘多、省经信厅副厅长皮亦鸣及华为、腾讯等政府领导与行业头部企业一同出席,共话成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新未来。
揭牌仪式
开幕式过后,由工信部科技司司长刘多、省经信厅副厅长皮亦鸣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共同为四川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揭牌。随后,峰会现场还公布了未来三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线图”,成都高新区和锦江区同期发布落地执行方案。
由此,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新机遇下逐渐演化,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大咖演讲
本次大会重磅的环节之一 ——主旨演讲中,ACM Fellow、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考拉悠然创始人申恒涛与华为昇腾计算业务副总裁张迪煊、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百度智行科技总经理聂育仁、阿里云架构师委员会副总裁张天颉、第四范式执行副总裁梁军等学术大咖一同出席。其中,申恒涛教授发表了主题为“人才和技术两翼发展,助力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的精彩演讲。
以下为申恒涛教授的演讲内容整理:
战略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
全球重要经济体都已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同样提到,“人工智能要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目标,关键算法要创新赋能到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里。除此之外,还应推动通用化和专业化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进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与此同时,在中国发布的37项卡脖子技术中,有两项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一项是核心算法,另一项是操作系统。
人才
从AI高层次学者分布来看,美国占比超过60%,而国内仅北京就占据近一半。即便如此,在四川地区人才引进等利好政策下,成都近年快速聚集了大量人工智能人才,其高层次人才和专利申请量居于中西部地区首位。
未来,成都应持续吸引、培养人才,发挥出成都的AI技术创新中心高地优势。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申恒涛介绍到:在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西部唯一的A类学科,为国家输送了50多位AI领域的杰出人才。
技术
AI需要什么技术?如何真正的实现赋能?
未来,成都地区AI领域将以视觉智能、跨媒体智能和大数据智能为核心研究方向,并以此攻克多项国家“卡脖子”技术,通过AI赋能平台为电子制造、医疗、能源、汽车、印刷包装和食品饮料6个成都地区最具市场前景的行业赋能,实现AI+人才培育、AI+应用创新、AI+成果转化和AI+开放平台的产业生态共荣。
成果转化
核心赋能 驱动创新
然而新兴科技繁荣的指标终究指向成果转化。
正如“人人都会操作手机,但不一定人人都懂得操作原理”一般,在人工智能时代,同样需要一个可操作性强、易上手的操作系统——
因此,考拉悠然科技研发了为垂直行业赋能的多模态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OSMAGIC码极客,它是一款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型AI赋能平台,通过产业赋能促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快速赋能企业实现资源整合。
它区别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其内置的AI能力平台和学习平台,可为成熟场景高效赋能,创新场景,快速赋能,最终实现“低门槛、高效率实现AI赋能”的终极目标。
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政策引导下,OSMAGIC码极客将助推技术和平台驱动产业发展,聚焦先导区AI+医疗、AI+金融、AI+中小企业三大应用场景,推动AI人才链、AI创新链、AI产业链交互增值,形成AI创新生态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助力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展。
(完)
在成都获批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先导区的历史时刻,考拉悠然深受鼓舞,也感受到作为本地AI创业企业的历史使命。
考拉悠然将瞄准国家“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卡脖子的现状,立志用全球最领先的多模态AI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多模态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力争成为成都人工智能创新的产业标杆和高地。
聚集和形成本地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和生态伙伴们一起,在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两条航道上,为千行百业提供全球领先的AI核心算法和解决方案,用AI赋能城市、用AI赋能行业、用AI赋能社会,为构建万物AI的美好世界贡献考拉悠然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