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被誉为中国科技领域的风向标,每年会展期间,国内外各类科技企业竞相在会上展示最新研发成果,探讨行业新趋势,高交会的举办也受到政、商、客等多圈层瞩目。作为高交会智慧城市展的重磅活动,2020亚太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于12-13日顺利召开。
论坛首日,考拉悠然科技与华为、阿里云共同出席2020亚太智慧城市评选颁奖典礼晚宴,经过激烈角逐,考拉悠然科技荣幸成为2020中国领军智慧平安校园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该领域内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这意味着我们在智慧平安校园领域内的成果已经获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走在国内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列,更是对考拉悠然科技自主创新核心技术赋能智慧平安校园发展的又一次肯定。
随着新基建浪潮与政策释放的叠加效应渐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到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哪些新变化?经过了粗放扩张的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又有哪些反思?考拉悠然科技创始人申恒涛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南都周刊、深圳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专访时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多种可能。
技术如何应用到产业上?
以往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更多出现在生活场景应用领域,例如支付的智慧化,政务服务的智慧化。随着新基建和商用5G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如何为产业赋能,成了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但申恒涛教授表示目前智慧城市在产业经济上的应用有限:“人工智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常也会看到顶尖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如何摆脱束之高阁的命运,应用到产业之间,还有一段路要走。”
城市间是否会变成数据孤岛?
智慧城市的建设,数据化是基础也是核心。海量的数据通过算法、分析应用,为生活提供着便利,也令人不禁思考:不同企业制作的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基底,会不会让城市变成一座座巨大的数据、信息孤岛?城市间在数据上能否实现互通?
申恒涛教授表示,数据之前的互通是基于需求产生的,若没有相关的需求,城市间数据尚未互通称不上形成了一个个城市数字孤岛。数据的打通是有限的,有一些数据确实是不适宜完全公开。各个城市都在打造数字政府,但城市间的数据是否打通,关键看需求。
“例如疫情期间,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需要提供健康码以便查询移动轨迹等信息,这就是基于疫情防控的需求而产生的,这是城市间的数据互通,但这只是在特定的场景下。目前一座城市内各个职能部门的数据打通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但城市间数据打通的需求不大,还不到相互交流的程度。”他说道。
智慧城市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最佳载体。十四五规划的征程启航,再次把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目前,考拉悠然科技已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可持续运营的智慧城市示范工程。站在未来数年中国数字经济走向的开端,考拉悠然科技愿担起使命责任,凝心聚力,助力数字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