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引擎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指导、电子科技大学主办、考拉悠然承办,并得到成都市科技局和成都高新区的大力支持的2019中国四川成都全球人工智能峰会今日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顺利进行。
本次峰会以“川来蜀往 AI万象”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行业前沿,邀请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专家和领航企业代表出席,通过分享与对话,深入解析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与方式,推动跨区域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发展。
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落户成都高新区
峰会现场,在全球人工智能学者、企业大咖与行业人士的见证下,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并落户成都高新区。
据悉,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探索“政、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汇聚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建成机制体制灵活、高国际影响力、高经济产出、全链条的人工智能中心,培育具有全球化视野和竞争力的顶尖学术生态圈,打造高端人工智能企业。
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将围绕四川省人工智能发展和成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探索为目标,示范带动全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到2025年,孵化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建成国际先进、全球协同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平台,抢占人工智能学术领域的全球战略制高点。
全球学企大咖齐聚成都 共话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与应用
峰会当天,来自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9位学术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科技与产业发展展开讨论,倾力打造AI领域全球交流盛会。
围绕“AI对数学的挑战与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展开主题演讲,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指出,数学与AI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提倡“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的结合,并称这种结合将释放巨大潜力。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阿里集团副总裁华先胜分享了阿里视觉AI应用探索与实践,通过案例讲述了如何研发出合适的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以及如何利用技术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明略数据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吴信东也出席了本场峰会,并在主题演讲中解析了人机协同系统,提出打通感知、认知、行动系统,实现AI闭环落地。
此外,IBM院士C.Mohan、欧洲科学院院士Christian S.Jensen,美国加州大学教授Remesh Jain,新加坡科学院院士黄铭钧,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裴健也出席了本场峰会。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申恒涛教授及国际计算机学会院士Divesh Srivastava还分别担任了主题分享及圆桌论坛主持人。圆桌会议上诸位嘉就人工智能的发展、5G的发展、中国以及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的智能产业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为现场300余位观众呈现了一系列重磅、新颖、前沿的研究及实践成果,是国内人工智能学术界、产业界的交流盛会。
作为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西部信息产业人才的摇篮,电子科技大学培育并输出了众多人工智能产业人才。
去年9月,电子科大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瞄准人工智能研究国际学术前沿,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创新资源,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技术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融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次峰会上,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申恒涛发布了电子科大的人工智能科技对接成果,展现了电子科技大学在智能数据分析、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软件开发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创新科研成果,并介绍了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考拉OSMAGIC等技术在智慧景区、智慧工地、智慧医院、智慧监狱等场景下的实践运用。
此外,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机器人智能、混合增强智能以及智能芯片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也在本场峰会上面向全球发布,有力彰显了我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与转化实力。
成都高新区公开机会清单 百余项人工智能供需亟待匹配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持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实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
作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在峰会上发布了第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包括25项需求清单和226条供给清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清单旨在主动释放区内可用资源要素,让企业精准掌握区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会、参与到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共建共享中来。
25项需求清单涉及教育、医疗、园区、社区和政务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平台建设领域。
此外,成都高新区坚持与成都城市机会清单的发布保持一致,在成都城市机会清单中增加供给清单。供给清单集中展现了成都高新区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环境与政策。每条供需信息都包含预计投资规模、项目内容、需求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让各类企业更轻易便捷地参与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项目合作与共建。